皮靴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皮靴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精准扶贫在三湘脱贫攻坚头号战役湖南易地搬迁以创新破四穷-【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06 00:53:02 阅读: 来源:皮靴厂家

红网时刻记者 李慧 长沙报道

【编者按】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按照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要求,掀起脱贫攻坚战,凝心聚力拔穷根。红网1月5日起推出精准扶贫在三湘“五个一批”脱贫攻坚系列报道,聚焦湖南脱贫攻坚大会战。

新闻链接:【精准扶贫在三湘】湖南产业脱贫按快进键 2017年20余万贫困人口增收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帮扶生活条件极度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就是补短板中的短板。针对“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问题,湖南省2017年初定下3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目标,通过努力,全年完成了33万人的搬迁任务。

湖南有51个贫困县(市、区),8000个贫困村,于2009年启动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作,已探索形成了分散安置、集中安置和特困家庭安居等模式。“十二五”期间,全省完成了4.9万人的易地搬迁任务;“十三五”期间,全省将完成80万贫困人口的易地搬迁任务,其中2016年已搬迁16万人,2017年搬迁33万人。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头号战役”,是中国特色开发式扶贫的一个重要创举,已成为新时期贫困地区“挪穷窝、换穷貌、改穷业、拔穷根”的治本之策,湖南在确保搬迁后群众能“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探索了系列经验。

挪穷窝:“先定区域再定人”搬得出

“新居怎么建”“产业怎么兴” “先定地域范围后定人”“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易地扶贫搬迁如何出真招、出硬招,出实效?

2017年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场推进会议要求,湖南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要围绕有序搬迁,精准确定对象;围绕规范搬迁,严格面积、补助、住房等各项标准;围绕高效搬迁,加快建设进度;围绕致富搬迁,增强造血功能;围绕廉洁搬迁,抓好招投标、资金等关键环节。

为解决好搬迁对象识别难、搬迁区域界定难、易地搬迁与危房改造等方式区别难等问题,湖南省把握好落实国家政策与因地制宜的切入点,根据“先定地域范围后定人”的原则,合理划定易地搬迁迁出区域。以“范围精准”确保“身份精准”,切实解决了不同搬迁政策对象混淆等问题。优化调整搬迁建设模式,对30户以上的统规统建集中安置项目,委托省建工集团统一进行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实行零利润管理,解决项目建设实施难。

制定了7类迁出区域划定标准:一是土地贫瘠、人地矛盾突出、水资源匮乏等生产生活条件恶劣,通过就地就近帮扶促进生产或就业仍无法让农户脱贫的区域;二是生态环境脆弱,属于石漠化重度或中度的地区;三是地震活跃带、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四是易渍易涝湖区低洼区;五是县域内水源保护地、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域等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不宜开发区;六是地理位置偏远,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落后,严重制约区域发展,并且延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远高于易地扶贫搬迁成本的区域;七是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特别重且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无房户和D级危房存量大的行政村,精准解决挪穷窝的问题。

换穷貌:“馨风吹暖小康”稳得住

2017年12月26日凌晨,鞭炮声和欢笑声响彻武冈市邓元泰镇凤溪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一座座鹅黄色墙体、红色彩钢瓦屋顶的安置房整齐排列在村道边,火红的对联张贴在新房门柱上,24户99名困难群众喜笑颜开地搬进新居开启幸福新生活。

“德政拓开宽裕路,馨风吹暖小康家。”这副对联映红了22组村民曹石林的笑脸。“这次能有机会搬迁到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集中安置点,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房,我非常高兴。”看着客厅、厨房、卫生间配备齐全的新房,曹石林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绿树掩映中的武冈湾头桥镇龙桥村危房改造安置点。

绿树掩映下的连体平房,外墙是明亮的黄色,房内墙壁刷得雪白,宽敞的庭院,这就是供贫困户免费居住的危房改造安置点,而这些仅是武冈市在易地扶贫搬迁中的一个剪影。近年来武冈针对搬迁对象分布地方分散、生活环境复杂、贫困原因多样,造成识别困难的现状,采取“四区六难”识别标准、五步认定程序和八类集中安置,做到分类实施提高识别精准度,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平江县长寿镇汤村宋兴隆家改造前的危房。

2017年9月8日,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扶贫办主任叶剑芝(右一)来到长寿镇汤村宋兴隆(左一)的新家询问他最近的情况。

在湖南平江这个拥有109.3万人口的大县,到2013年还有4896户无房,11729户D级危房。在长寿镇汤村,不少民房建在云雾深处的峭壁上。

贫困户宋兴隆过去的房子在半山腰上,一栋盖着杉皮的破旧土屋,倚着门前一棵松树,悬棺一般斜靠在绝壁之上。房顶盖的杉皮已腐朽不堪,刚下过的雨还顺着“四十八天井”四处流淌。土墙裂痕处处 ,整座“建筑”只要跺跺脚就全身颤栗!

“我做梦都想有个半夜下雨不让伢崽受惊吓的家!” 2014年12月,在阵阵鞭炮声中,汤村方斌文、宋兴隆等81户欢天喜地搬进了新家,他的梦实现了,永远告别了担惊受怕的日子。到2017年9月,平江县改造贫困户危房7000多户,易地搬迁建房5000多户,3万多人告别危房喜迁新居。

明亮宽敞的新房,不仅极大改善了搬迁群众的居住环境,更增强了大家脱贫致富的信心。

改穷业:“搬进幸福生活”可发展

“搬得出,稳得住”,搬迁过程中将“挪穷窝”与“改穷业”并举,妥善解决好贫困群众后续生产生活问题。

湖南桂东县通过推进“双百工程”, 开展“车间培训”、降低“就业门槛”、搭建“就业桥梁”、实施“产业主导”,通过这些措施,易地搬迁移民就业有了保障。2017年,桂东扎实推进贫困人口就业帮扶5个“千人计划”实现有劳动力的易地扶贫搬迁户至少有1人充分就业。同时,桂东县大力开展农产品品牌建设,创响“桂东山水氧(养)天下”旅游品牌,扎实推进中药材扶贫产业园、康养基地、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项目,为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提供更稳定的收入渠道。

除了就业增收,搬迁后的村民还通过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增收。2017年底,溆浦县1.3万名贫困群众拎包入住新房,“搬”进幸福生活。不仅让群众搬得出,还要能致富。溆浦县在集中安置点成立了村(社区)服务中心,把各项服务送到家门口。每个集中安置点至少配套一条后续脱贫门路,该县祖师殿镇赤溪村19户69名贫困群众搬进幸福小区后,利用原居住地承包土地、山林权益入股绿叶生态农庄专业合作社,成为合作社股民,年年收益有保障。低庄镇严家坡村集中安置点搬迁户全部入股永华果业农业合作社和阳军农业合作社,通过分红实现脱贫。

拔穷根:“搬迁发展两手抓”能致富

湖南湘西州当地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在周边大力发展猕猴桃、油茶、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在湖南冷水江市渣渡镇梓坪村易地扶贫搬迁点,圆了安居梦的李大爷竖起大拇指直夸新家交通方便、产业配套,与先前居住的地方相比,就像从“糠箩”里跳进了“米箩”里。

冷水江市按照“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目标要求,分年度、有计划地对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群众进行易地搬迁。2016年冷水江市完成604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2017年共计已建成房屋可安置1276人,住房建成率100%,已搬迁入住1248人,入住率97.8%,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余下1108人计划在2018年全面实施完成搬迁。

“易地扶贫搬迁是提升贫困群众民生福祉的重点关键,是事关贫困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我们要坚决打赢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坚决兑现对人民的承诺!”冷水江市委书记李建华掷地有声。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致富才是目的。冷水江市把易地扶贫搬迁与现代农业、园区用工、技能培训等进行对接,做到既“挪穷窝”,又换“穷业”。为此,冷水江市对搬迁安置项目的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产业开发、社区治理、基层党建等进行全面跟进。

在易地搬迁安置中,冷水江市坚持“三个结合”原则。即与小城镇、工矿区建设相结合,解决就业安置问题。与农贸市场建设相结合,在金竹山镇最繁华的路口设置安置点,一楼建门面和农贸市场,门面和农贸市场摊位产权归属市扶贫开发公司,零租金租给搬迁户经营。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在周头湖度假区设置了梓坪安置点,湖光山色、风光旖旎,搬迁户生活环境幽雅,还可参与到旅游产业中来。

解决贫困群众住有所居问题,“最是牵挂暖人心!”,2017年,全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全年完成了33万人的搬迁任务。在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上,越来越多的湖南贫困群众“搬”进了幸福生活。

平凿

露点测试仪

不锈钢雨棚

浴枕

核辐射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