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粉、炒作、割韭菜,难怪被封杀……
最近,飘飘荡荡了几个月的传言终于尘埃落定darr;耽改,这回是真的凉了
有一说一,废姐原本是不赞成以题材为标准对影视综进行封禁的。
原因很简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嘛
然而点开评论区,却发现热评几乎是清一色的叫好darr;
豆瓣上甚至有人把这次封禁称为"抠除了一颗毒瘤"darr;
这几年,耽改剧=流量密码,几乎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了。
2018年,《镇魂》播出前后,朱一龙和白宇的搜索指数直接暴涨几个层级darr;
借着这股东风,2019年《陈情令》轰轰烈烈开播,热度喜人darr;
两位主演也实现了咖位上的"飞升",涨粉近千万darr;
去年,《山河令》上线,原本在娱乐圈"查无此人"的两位主演,名字在短时间内家喻户晓
翻车的那位咱就不说了,主演之一的龚俊狂宣商务代言,跻身为准"顶流"darr;
演员收获名气、粉丝,剧方收获流量、热度,皆大欢喜
最重要的是,背后的资方赚得盆满钵满。
就拿首创了超前点播模式的《陈情令》来说,仅超前点播一项收入就高达1.56亿元darr;
这样的大蛋糕,谁能不眼红呢?
去年的"耽改101",明显就是资本逐利的结果darr;
资本爱拍、演员爱演、观众爱看,乍一看,耽改即便有些扎堆,也并没产生什么真正的问题
然而,扒扒演员表就会发现,耽改的"火爆",不仅让初入演员这个行当的爱豆们纷纷沦陷darr;
左:范丞丞《左肩有你》
右:翟潇闻《吉星高照》
就连一些已经有过代表作的演员们,也似乎将拍耽改当成了自己的第一选择darr;
左:张新成《深渊》
右:井柏然《张公案》
甚至《皓衣行》里还出现了老戏骨齐聚的名场面darr;
试想,当市场上所有的演员资源,都流向同一种类型的剧
这对作品质量的影响,究竟是好是坏?
当然,其实不少耽改剧的评分还不错
就拿去年播出的《山河令》来说,豆瓣开分8.1,后来一路飙升到8.6darr;不仅为同期作品中的最高分,即使放在全年看,成绩也相当能打。
然而除了剧粉和主演的粉丝以外,不少路人都觉得,这部剧五毒俱全,压根配不上8.6的高分darr;
之所以能有这个分数,完全是仰仗大家对耽改题材的偏爱darr;
其实,实打实打响了耽改第一炮的《镇魂》,也是特效五毛的小成本剧darr;
大结局还魔改原著,导致一直都有书粉在骂darr;
剧集质量一般,为什么还能圈到大批粉丝?
归根结底,大概还是因为营销做得好。
不难发现,上面提到的几部耽改剧,核心卖点都不在剧上,而是在"副产品"上。
这个副产品,就是真人cp。
《镇魂》有朱白cpdarr;
《陈情令》有博君一肖darr;
《山河令》则是浪浪钉cpdarr;
以《陈情令》为例,播出时男主们会进行wb互动
开始是还是正常的剧情宣发darr;
然后逐渐过渡到演员之间的玩梗darr;
到了《山河令》就更明显了
让人浮想联翩的暧昧梗,有darr;
同款手链,安排上darr;
当然,在炒真人cp这方面,演员只是工具人
吆喝声最大的肯定是资方,独家花絮一波接一波darr;
充分体现出了剪刀手的作用darr;
花絮以外,资方还会推出各种特别节目
又是付费演唱会darr;
又是见面会darr;
还有各种各样的双人封面darr;
被称为耽改cp红娘的《时尚芭莎》,当期销售额足足有700多万darr;
两位主演的双人综艺,收视率直接破1darr;
可以说,耽改剧的营销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真人cp的热度,完全是人为操纵的结果。
只要真人cp有热度,管他剧好不好看,都能火。
《陈情令》之后,《山河令》也有样学样。
演唱会、双人杂志、双人综艺darr;照葫芦画瓢就是了。
甚至就连真人cp的梗都相差无几
有人认为,在《山河令》cp圈子里最出名的那句"限定花期"darr;
其实跟博君一肖毫无区别darr;
炒炒cp就能红,复制一下"前辈"的套路就能火
在这种情况下,真的还有人在乎剧本身的质量吗?
反观被评价为"耽改剧里唯一有质量的"《鬓边不是海棠红》
即便剧情着眼在戏曲文化和家国情怀上darr;
黄晓明去油成功,尹正演技在线darr;
服化道也很能打darr;
甚至获得了主流奖项提名darr;
从数据上看,却连热播剧的资格都够不上darr;
评分也只有8分darr;
当然,如果粉丝就乐意嗑人工糖,并且能一直嗑下去,咱也管不着
最讽刺的是,耽改剧在播的时候,资本、演员炒cp炒得欢;而往往剧集一结束,就是cp解绑的开端。
在这种情况下,无家可归的cp粉就只能拿着放大镜到处找糖嗑。
数字能嗑darr;
文字也能嗑darr;
路人看了,真的一脸莫名其妙啊
最让人诟病的是,cp粉与唯粉之间本就存在矛盾,解绑之时就是矛盾激化之时
一边在嗑,另一边就在骂darr;
措辞要多难听有多难听darr;
一轮又一轮的骂战,难免让路人对耽改粉的印象跌到谷底darr;
耽改粉惨吗?
其实挺惨的。
人工糖精是资本制造出来的,在整个产业链里,无论是剧方还是演员,都有所获利
只有被傻傻利用了的粉丝,花了钱、生了气,还要背上骂名。
题材是无罪的,但由此衍生出来的不良现象把内娱搞得乌烟瘴气也是事实darr;
所以这波封禁耽改,可以说是势在必行。
不过话说回来,只要资本的歪风邪气不除,封杀耽改剧不过是治标不治本
哪怕没有耽改,只要资本想圈钱,就一样可以按照耽改剧的营销套路如法炮制其他类型的剧。
也许没了耽改101,还会有其他101。
而最终这一切,都将要由观众埋单。
医疗整形美容医院宣传h5模版全民抗疫邀请函
校园招聘h5模版
高端h5模版